在大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八月二日,明朝的第一名将徐达以兵不血刃的方式从齐化门进入了元朝的大都(即今天的北京),标志着元朝的统治彻底结束。元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在急忙逃往岭北行省(今天的蒙古高原一带)后,蒙古人对中原长达89年的统治宣告终结,曾经强盛的元朝随之灭亡。
然而,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”,即便元朝灭亡,其残余力量依然存在,并以“北元”形式继续在辽东至西域广袤的区域活动。尽管元朝不再为中央政权,仍有数十万兵力驻扎在边疆。新兴的大明帝国北部边境始终受到北元的威胁,双方在长城沿线时常交战。
与此同时,曾经是元帝国附庸的高丽王国抓住了北元与大明互相对峙的机会,趁机向鸭绿江南岸扩张。高丽军陆续攻占了北元的军事据点,向北推进百里。更有高丽将领李成桂,沿着鸭绿江上游攻打并征服了女真各部,将领土拓展至长白山一带。高丽看似成了元明更替中最大的赢家。
然而,到了1374年,高丽发生政变,新国王王禑上台后,改变了此前“两面下注”的政策,决定站队北元。王禑命令李成桂率领4万高丽军进攻大明。当时,大明已经掌控了辽东,并处于势力巅峰,李成桂自然知道以4万兵力无法与骁勇善战的大明军队对抗。无奈之下,他选择背叛王禑,发动政变,攻占高丽王城,建立了自己的王朝——李氏朝鲜。
展开剩余66%李成桂建立新朝后,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南京,表示愿意归顺大明并称臣纳贡。明太祖朱元璋欣然接受了李成桂的臣服,并为了避免与北元两线作战,同时集中力量打击北元,决定撤回铁岭卫至鸭绿江以北的辽宁地区。李成桂趁机在这一带设立了咸镜北道,进一步扩展了朝鲜的领土。然而,朱元璋并未完全信任李成桂,他虽然撤回了铁岭卫,却保留了当地的女真人,并宣称对北元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领土有继承权,为将来可能的军事行动留下了伏笔。
朱元璋去世后,大明进入了为期四年的内战,最终燕王朱棣于1402年通过靖难之役篡位成功,登上了帝位。由于自己的合法性受到质疑,朱棣急于寻求外部支持,而同样是篡位上台的李成桂最能理解他的处境,因此在朱棣即位后,李成桂迅速派遣使者向其朝贺,极大地讨好了朱棣。两人因经历过类似的政治斗争,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。
借着这一契机,李成桂向朱棣提出要求,希望获得鸭绿江南岸的前元遗地。朱棣考虑到那片土地早已被朝鲜占领,并且对于这块贫瘠之地并无太大兴趣,于是他同意了李成桂的请求,并通过诏书正式将鸭绿江南岸的土地赐予朝鲜。这一行为,虽然在朱棣看来不过是形式上的确认,却实际上让大明从法理上放弃了对鸭绿江南岸的控制。
这一决定被《李朝实录》称为“太宗赐土”,即指朱棣“赐”给朝鲜土地。此举使得中国失去了朝鲜半岛这一重要战略地带,也间接导致了华夏与亚洲东部桥头堡的断绝。虽然朱棣在其他方面有着极高的政治与军事才能,但这项看似不起眼的决定,实际上成为他一生中的最大战略失误。
这一事件提醒我们,历史上的每一个决策,甚至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都可能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。而这次“太宗赐土”的行动,正是中国失去朝鲜半岛的开始,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明道配资-股票配资网平台-股票十大平台-高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