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股一向被视为“低风险、稳定回报”的代表,可当你看见上海银行近期的走势时,说句实在话,真像是一只熊市里的孤儿。从巅峰到谷底的跌宕起伏,活脱脱演绎了一曲股市的《凉凉》。更惨的是,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整个板块都在经历“风光不再”的命运,这让人不禁怀疑,曾经那些晒收益图的投资者,现在是不是正在默默关掉手机上的股票APP?
其实,这样的行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。当年市场的宠儿,如果上涨过头,回调就是命中注定。还记得贵州茅台的“帝王级回调”吗?那时候股价飙到2600多元时,机构纷纷预测它要冲刺到3000元,喊得比春晚小品还热闹。结果没过多久,股价直接掉头就滑,滑得比滑雪运动员还狠。从2600元一路跌跌撞撞,几年的时间竟然腰斩。那些在高位冲进的股民,现在可能连换茅台酒的心情都没有了。说到底,股市里,可不是“越热闹越有肉吃”。
有句话说得特扎心:“市场里没有不好的股票,只有不好的买点。”你瞧,不管是银行股还是茅台,崩盘的剧本都不是个例外。所以,投资的本质从来不是看你买了什么票,而是你买了什么价位。这个道理,就像老百姓买房子一样,人说房价跌了不怪楼盘,也不怪两居室,只怪自己买在了最高层。
其实,银行股的这轮操作,更像是给咱们普通股民的一堂免费培训课:什么叫“主流板块有风险”,什么叫“越是狂欢越要冷静”。投资市场就是这样,热烈又残酷,给你人声鼎沸的希望,也给你冷冷清清的教育。这年代,真正有投资价值的标的,往往是那些没人提的“小透明”。回想当年茅台没火的时候,股价区间是多少来着?如今热度一经炒高,股价几何翻倍之后,那些散户谁都别想着做“最后的接盘侠”。
眼下,银行股的声音渐渐消停,又到了市场冷风吹的时候。这种时候,做投资就得另辟蹊径。听听那些小道消息固然刺激,可比起人家专家口中的“机会板块”,也许更应该瞅准正在悄悄蓄力的小众领域呢。抓住它没上涨时的低位入手,比跟着大佬们临门抱大腿难道不更靠谱?
股票投资是一场权衡的艺术,能涨能跌都是常态,但买入之前得动动脑筋。换句话说,股民们是时候重新问问自己:为什么总是在别人热烈讨论的时候冲进去?为什么总是忽略那些默默无闻的标的?为什么总把寄托放在市场情绪上,而不是自己的操作逻辑上?
也许,该暂停一下那些肆无忌惮的“抄底梦”和“爆赚梦”,试问:一只跌落神坛的银行股,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急于追逐热度的代价吗?
明道配资-股票配资网平台-股票十大平台-高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