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家三口的寄居之路:从梨香院到东北小院的真实考量
细究薛家三口在贾府的生存境遇,其中颇多值得玩味之处。当年他们初入京都时,本是打算投奔薛姨妈的娘家——金陵王家。不巧的是,正值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,奉皇命离京巡查边疆。这一变故使得薛姨妈不得不带着儿子薛蟠、女儿宝钗转而投奔姐姐王夫人,在荣国府暂时安顿下来。
初到贾府时,薛家被安排在梨香院居住。这座院落虽不算宽敞,却也清幽雅致。院中几株梨树每逢春日便开得烂漫,为这个临时住所平添几分诗意。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贾府大小姐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,宁荣两府为迎接省亲大事,不仅大兴土木修建大观园,还特意购置了一批戏子以备庆典之用。这一系列安排直接影响了薛家的居住状况——梨香院被腾出来安置这些新来的戏子。
展开剩余69%关于这次搬迁,坊间流传着诸多不实之词。一些好事者刻意渲染,将这一寻常的住所调整曲解为贾府有意驱逐薛家的信号。他们甚至妄加揣测,说贾府上下早已对薛家三口心生厌烦,借机要将他们扫地出门。这种论调实在荒谬至极,完全是以市井小人的狭隘心理来揣度贵族世家的行事作风。
事实上,以荣国府的显赫地位和雄厚财力,根本不会在意多养几口人。况且薛家虽寄居于此,却从未给贾府增添经济负担,所有开销都是自掏腰包。从人情世故来看,王夫人与薛姨妈姐妹情深,怎会嫌弃自己的亲妹妹?而年事已高的贾母向来喜欢热闹,不仅将迎春、探春、惜春三个孙女都接到身边抚养,对薛姨妈这个能说会道的亲戚更是欢迎有加。如此种种,贾府上下哪有半点要赶走薛家的意思?
那么,既然并非有意驱逐,为何要让薛家为几个戏子腾出梨香院呢?要解开这个疑问,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梨香院的来龙去脉。在《红楼梦》第四回中,曹雪芹对这座院落有过详细描述:它原是荣国公晚年静养之所,后来长期闲置,时而用作库房,时而作为守夜人的临时住处。直到薛家到来,才重新成为正经的住所。由此可见,梨香院在贾府建筑群中本就是个流动性很强的场所。
值得注意的是,梨香院之后还经历过多次用途变更:先是安置戏班,后因朝廷禁令又改作他用,甚至在尤二姐去世时还临时充当过停灵之所。这一系列变迁充分说明,梨香院在贾府建筑体系中不过是个可以随时调整用途的普通院落,绝非什么特别重要的场所。
贾府安排薛家搬离梨香院,非但不是要赶他们走,反而是为薛家考虑得更为周到。新安排的东北角小院不仅面积更大,环境也更为幽静雅致,更符合薛家作为客居亲戚的体面。而且新住所与王夫人居所的距离并未明显增加,两处仍可通过西南角门方便往来,姊妹间的日常走动丝毫不受影响。这样的安排,分明是贾府希望薛家能够住得更舒适、更长久,与所谓的\"驱逐\"之说完全背道而驰。
那些认为贾府有意驱逐薛家的言论,不过是市井小人的无端揣测,实在是对贵族世家待人接物之道的严重误解。细读文本便知,贾府对薛家的种种安排,处处体现着世家大族的待客之道和亲戚情谊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明道配资-股票配资网平台-股票十大平台-高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